物价指数
物价指数反映某些或某个特定物价群的物价水平与变化。举例来说,某种油价指数可能只涵盖某一组碳氢化合物的价格,另一种物价指数则反映家户购买的一篮子商品与服务。因此,这类物价数据便成为反映成本压力的领先指标,也透露当期需求变化的讯号。
如果利用物价指数将当期物价转换(平减)为固定物价,这样的物价指数便称为平减指数。
物价指数的组成内容
大多数物价指数是数种物价的加权平均值。某些指数的权重颇难决定,像是商品物价指数(请参考第281页),虽然这类指数的权重基础相当清楚。如果家庭的平均支出有20%花费在食物,那么,食物在消费者物价指数中的权重便会是20%。这种作法可能会引发解读的问题,因为或许没有所谓的平均家庭存在。主要支出花费在房贷上的新婚夫妇,以及鲜少采购消费耐久财的退休人士,都不会感受到平均通货膨胀率。如果支出模式随着时间改变,这也会是问题。
基期加权指数(Base-weighted indices)可以评量任一时期的变化。每一年的权重都一样,因此,指数的改变只反映物价的改变。问题在于,权重有可能过时。
隐含平减指数(Implicit deflators)反映物价与消费模式的改变。举例来说,美国GDP的隐含物价平减指数评量的是当期与固定物价GDP两者的差异。由于权重反映每个时期的GDP组成内容,指数的变化反映物价与GDP组成成分两者的变化。
通膨压力的传递
检视物价指数时,请思考指数与最终价格之间的关系。
先后顺序。探讨薪资与物价的摘要说明,大致是根据通膨压力在经济体当中的传递次序加以组织:从原物料的价格、薪资、生产者的售价、消费者物价到GDP平减指数。在本章节尾时出场的指数同时也反映总体需求的状况。
早期生产阶段的价格波动会大过晚期价格的波动。原物料成本上涨5%,通常不会像生产者售价上涨5%那般令人忧心。关系。成本压力的先后顺序非常明确。不过,要确认任何两项物价指数之间的固定关系并非易事。
会有时间差存在。一般而言,原物料成本变化对售价产生影响所需的时间,会比生产者售价来得久。
最终的效益取决于成本组合。举例来说,如果原物料价格上涨10%且占生产者成本的比重为十分之一,如果其他成本固定不变,则涨价的效益相当于调高售价1 %。
产出价格的改变会反映获利吸收投入成本的程度,或是效率与生产力提升抵销投入成本的程度。
应采用的指数
消费者物价是最快能取得的反映「全国」通货膨胀的指数,可以作为解读其他物价指数的基准。举例来说,工资协议结果高过消费者物价通膨水平,意味着有通膨压力(除非这些压力被较高的生产力所吸收——请参考第296页有关单位劳动成本的说明)。
商品价格、生产者价格与薪资和所得都会反映成本压力。针对物价期望所进行的调查是有用的领先指标。GDP平减指数本身或许是反映通货膨胀的最佳整体指标,由于涵盖内容十分广泛,因此波动情形应该比较不严重,但数据的公布日期与实际发生的时间会有一段落差。
在检视某些物价群以及这些物价对特定产业或消费族群的效应时,请慎选适当的指数,举例来说,在追踪某产业采购的资本设备之成本时,请采用生产者指数项下的分类指数或是GDP投资平减指数。
交叉引用。几乎每一个经济指标都会透露与需求压力有关的讯息。产能利用与失业率特别有用,政府的货币与财政政策也是如此。请参考国际收支的说明,尤其是汇率的说明(第十与第十一章)。
改变的速率
请务必理清物价水平降低与成长率降低两者之间的差异。如果通货膨胀率下降但依然为正,那么物价还在上升。
一般而言,介于0%到3%之间的年通膨率算是不错的成绩。 两位数以上的成长率肯定是坏消息。负通货膨胀率虽然罕见,但如果出现也不是好事,因为这代表通货紧缩以及——几乎绝对是——经济衰退。
- 上一篇:第十三章 物价与薪资
- 下一篇:黄金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