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声明的主要事实(2)
一个反通货膨胀倾向的例子
我们看到,美联储指出,经济增长强劲,通胀压力可以控制。正如上述声明中所示,在延长经济扩张和高资源利用率(这意昧着工厂满负荷运行,失业率低)时期,美联储会有一个反通货膨胀倾向。
美联储担心通货膨胀时,声明的关键部分看起来是什么样子的?2006年5月10日的会议声明可以作为一个例子。美联储投票决定将联邦基金目标提高25个基点,但仍指出对可能上升的通货膨胀压力表示担忧。这里有一段引述,表达了美联储对通货膨胀的担心:
“今年迄今经济增长一直相当强劲。”
“能源和其他商品价格的急剧增长似乎对核心通胀率只是轻微的影响,持续的生产力增加有效控制了单位劳动成本的增长,预期通货膨胀将被遏制。不过,资源利用的可能增加以及能源和其他商品价格的升高,有可能增加通货膨胀压力。”
委员会认为可能需要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以解决通货膨胀的风险,但委员会强调,任何此项收紧政策的程度和时机将主要取决于新的信息所预示的经济前景的发展。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上的异议
还记得,我们说,大多数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投票是一致通过的吗?嗯,这意昧着有些则不是。时不时地,总有一个或多个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成员会有相左的意见,因为他们对通货膨胀或经济增长甚至实施政策调整的最佳方法有不同的观点。
在2006年8月8日会议上,美联储投票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保持稳定在514% 。投票以9: 1的结果通过利率保持不变。在列出那些赞成利率保持不变的投票者名单之后,会议声明给出了反对票:
“投反对票的是杰弗里·拉克尔,他倾向于在本次会议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增加25个基点。”
在2006年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的剩余时间里,里士满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拉克尔继续以相同的方式提出异议。拉克尔在2007年被轮流出局投票权利的位置。有时反对的立场会对下一个联邦基金利率曲线带来改变,有时则不能。联邦基金目标的下一个变化发生在2007年9月18日,呈下降趋势。
2009年1月28日,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投票时,关于政策该如何实施发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异议。美联储在2008年12月刚刚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减少到零到14%的历史性低位范围,并准备在1月寻求其他方式为金融市场增加流动性(第21章量化宽松申将深入讲解)。全体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投票决定,通过新的和非传统的政府机构债券采购(如房利美和房地美)以及有抵押证券来继续扩大其资产负债表。猜猜轮流投票把谁轮流回来了?是的,里奇蒙的拉克尔。这一次,他提出异议,因为他不喜欢美联储针对信贷市场具体部分的方式。在下列声明中将会提到,拉克尔认为在增加流动性上,除了几乎接近零的联邦基金利率外,他自己的主意要更加略胜一筹。
“投反对票的是杰弗里·拉克尔,这次他希望通过购买美国国库券而不是通过目标信贷计划来扩大货币基础。”
拉克尔认为购买较长期国债(除了美联储通常购买的短期国债外)对信贷市场的破坏性要更小一些,因为它不会显示对任何一个部分的偏袒。这一次,拉克尔是一个预言家,而非仅仅是一个持不同意见的政客。美联储采纳了他的部分意见,在接下来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上宣布,通过“在未来6个月内购买高达3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来达到提高信贷市场状况的目的。但美联储也保持了同时购买其他非传统证券的计划。
鹰与鸽子
有时候你会看到或听到媒体称某个美联储理事成员或联邦储备银行分行行长为鹰或者鸽子。这是什么意思?它是指在对抗通货膨胀上他们的态度高兴与否。一些人在增加通货膨胀压力上要比其他理事成员或银行行长更为敏感。
尽管异议存在通常是因为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成员担心经济衰退会延长,但有时大部分异议是因为没有一个足够强硬的政策对抗通货膨胀。而且大部分异议来自联邦储备银行分行行长而非理事会理事。分行行长通常比理事会理事有更长的任期。他们在商业中期上更有经验,并且在低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利益上比理事会成员更有真知灼见。区银行行长与喜欢低通货膨胀的当地银行及企业关系更紧密。最近一些颇负盛名的通货膨胀鹰派人物有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理查德·费希尔、里奇蒙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杰弗里·拉克尔、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詹姆斯·布拉德。但有些时候,区银行行长会陷入另一方阵营——更希望用联邦基金利率来保持高经济增长的鸽子派。近期的一个代表是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珍妮特·耶伦。
对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声明的市场反应
关于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声明我们已经谈论了很多,事实上已经接触了市场关心的东西。让我们来看一看与市场有关的问题类型:
· 美联储调整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吗,如果调整了,是和市场期待的一样多吗?
· 有任何声明的措辞变化显示美联储改变其经济的看法吗?例如,经济衰退是在进一步恶化或有通货膨胀上升的迹象吗?
· 美联储改变其政策倾向了吗?
· 有反对票吗?反对票对未来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投票的可能改变有迹象表明吗?
- 上一篇:褐皮书的主要事实
- 下一篇: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纪要的主要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