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基本分析之地缘分析(2)
2.石油
现代经济建立在石油之上,能源问题涉及经济和政治最深层次的利益。由于能源与经济发展有关,所以石油价格经常能够影响汇率的走势。另外,涉及能源的战争和政治纠纷也经常对黄金和瑞郎等避险货币的走势产生影响。我们首先来看看石油在全球格局演化中的作用,然后再来看石油与货币之间的关系。
(1)近代文明与资源。
文明的发展经常受到地理环境的制约。近代文明的发展是石油、煤炭、天然气、原子能等能源资源的大量消费所支撑出来的。特别是在石油文明开花的20世纪,可以说谁支配了石油谁就控制了世界,成为了国家之间纷争与战争的很大的原因。
现在,经济急速发展着的我国也在集中全国各方面的力量为确保资源而进行了各种各样不懈的努力。现在中国的石油消费已经超过了日本,据计算10年以后石油的输人量也将会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石油输人大国。最近几年围绕着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开始的石油管线的建设路线问题,中、日在进行着激烈的竞争等,我国事实上早已在不知不觉之中参与了资源争夺战。
在原油价格高涨之中,我们需要了解以确保能源,特别是石油资源为中心的历史发展的概观,以便能深入地了解现在原油髙涨的背景,进而分析21世纪世界行进的方向,毕竟原油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现代经济则是汇率变动的关键。
我们首先来看一看世界上最早完成产业革命的,并且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是世界霸主的英国。经过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的发展,英国产业革命取得了成功。英国之所以能取得产业革命的成功,除了蒸汽机的发明以外,与把燃料从木材转换成煤炭是分不开的。其结果钢铁生产得到了飞跃的扩大,铁道的开发得到了急速的进展,当时的“大英帝国”作为世界的工厂而奠定了经济发展的基础,创出了相当一段时期的繁荣与簕业。
另外,在19世纪的欧洲大陆,法国与德国不断地进行战争,其原因之一就是围绕着位于两国边境地区所蕴藏着的铁矿石与煤炭资源所进行的争斗。20世纪所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与德法之间围绕着铁矿石与煤炭所进行的纷争,两国之间的固执己见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
近代以来,两国对围绕着确保资源的争斗而成为引发悲惨战争的原因都进行了反省,德法两国对钢铁、煤炭生产提出了新的方案,亦即全部都以跨国机构的共同管理方式来进行,并且其他欧洲国家也能够参加进来。到了1952年,德、法、意与比利时四国共同建立了 “欧洲煤炭和钢铁共同体”,成为了现在欧盟的起点。
(2)英国与石油。
进人了20世纪,能源已经从煤炭移向了石油。近代石油产业的历史,可以认为是从1859年在美国东部发现大规模油田开始。当初,石油只是被用作优质油灯用油,到19世纪后半斯德国发明了汽油与柴油发动机,作为发动机的燃料,石油的用途才逐渐推广,其重要性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以煤炭为燃料的蒸汽机到以石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的动力革命不断地前进从军事技术开始,产业与生活都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因此,石油业就顺理成章地与国家战略、国际政治密切地联系起来了,成为了重要的战略商品。
20世纪初,世界石油的生产与输出,美国与俄罗斯占据绝大多数。对此,当时的世界霸主英国因为基本上没有勘探出石油资源,所以对自己在石油新时代所存在的弱点有着非常强烈的感觉。后来成为英国首相的温斯特·丘吉尔就很早地认识到石油作为军事燃料的重要性。丘吉尔鼓动英国政府在1914年取得AngloiPersian(1909年成立,BP的前身)的股票,在伊朗取得了石油开采权。丘吉尔当海军大臣的时候,主持了把英国军舰的燃料全部从煤炭改造为石油的计划,并且顺利地进行了实施。但真正认识石油的重要性,还是经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清楚地看到了不使用燃油的坦克、战斗机、军舰等近代的武器,就无法战胜敌人,就无法取得战争的胜利的问题。
因此,英国总结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和教训,策划了把可能存在石油资源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Mesopotamia地区(主要是现在的伊拉克)圈入本国的势力范围的计划。英国与法国一起瓜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德国所拥有的土耳其石油公司(伊拉克石油公司的前身)的开采权利,当时美国也想得到这种权利,但因为美国当时还是一个二流国家,所以当时的世界簕主英国寸步不让,与美国进行了非常激烈的争斗。从在印度标准石油与皇家壳牌石油的市场争夺战蔓延到了很多国家与地区。
一直到了1928年,英美两国政府之间才在政治上进行了一些妥协,英国承认了美国的石油公司参加中东地区石油的开采。艾克森·美孚石油公司、皇家壳牌石油与BP这三大石油公司缔结了秘密协定,把除了美国、苏联所生产的石油以外的,在世界市场上的生产、销售比率进行了分配。在那以后的几十年间,这个国际性的卡特尔成为了支配世界石油市场的基础。
(3)美国与中东石油。
在中东地区真正开始进行石油开发,实际上可以说是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的。美国的石油公司雪佛龙公司与德士古公司在沙特阿拉伯以及海湾石油在科威特发现了巨大的油田,并成为了在中东地区开发油田的契机。另外美孚公司与艾克森公司一起参加了伊拉克石油的开发等,奠定了中东石油开发的基础。这样到19世纪30年代中期为止,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被美国以及英国、荷兰的七大石油公司所瓜分与垄断了。
由于石油对各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要,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能否确保作为战略物资的石油,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死活问题。日本不顾一切对美国宣战的一个相当大的原因,也就是美国对日本采取了石油禁运政策。
当时的日本绝大多数石油都是从英美的石油公司输入的,英美两国政府当时对敌对国家使用了非常有效的武器——石油。也是为了确保石油资源,日本铤而走险扩大了东印度诸岛和印度支那战线,成为了日本被同盟国无情地打败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另外,德国因为石油禁运造成了极大的恐慌,很早地就采用举国体制进行了从煤炭来合成石油的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在侵略了波兰的1939年,合成石油的使用已经达到了全体石油使用量的50%。但由于生产成本太高,供给能力存在界限,确保海外石油资源已经成为德国至上的命令。德国当时侵略苏联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俄罗斯黑海与加斯比海之间的髙加索以及巴库的油田。进一步瞄准伊朗、伊拉克的油田,希望能占领这些地区以试图达到一劳永逸的目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几乎全量地供给了同盟国的军事用石油,长期下去的话本国的石油资源将会枯竭的悲观论逐渐强烈起来。美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的石油资源,对于不断地发现大型油田的中东地区,开始进行了极大的投入与开发。
由于有着这些历史上的原因,在沙特阿拉伯是美国,伊朗是英国,伊拉克与科威特则是以两国的石油公司为中心进行了大规模的油田开发。其结果,成本非常低的中东石油的生产急剧扩大,大量地流入了进行战后经济复兴的欧洲与日本等,成为了这些地区髙速成长的原动力。
(4)OPEC与IEA。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性的发电与工业用燃料、化学工业用原料等从煤炭向石油转换的“能源流体革命”得到了急速的进化。汽车普及的风潮也极大地支撑了这种进化。到了19世纪60年代末,石油供给已经达到了世界能源供给的50%,其中中东石油占了30%的比率。
另外,以色列在1948年宣言建国,与强烈反对的阿拉伯国家进行了第一次中东战争。在这以后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问题就成为了中东地区最大的不安定因素。
石油真正成为具有决定性重要作用的因素是在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时显现出来的。在1973年,以沙特阿拉伯为中心的阿拉伯产油国,为了对帮助以色列的美国与西方国家施加政治压力,以石油为武器,发动了阿拉伯国家制定的“石油战略”,这就是阿拉伯产油国削减石油输出的削减策略。其结果致使石油价格急剧上升,一下子使石油价格翻成了原来价格的4倍,爆发了世界上第一次石油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了深刻的打击。
前几年,英国政府基于30年规则,公布了石油危机时美国政府的最髙机密文件,这些文件记载了当时美国政府的对应策略。其中英国情报部门报告说,如果因为阿拉伯产油国的禁运政策而使事态进一步恶化的话,美国政府将派遣空降部队,占领沙特阿拉伯等国的油田设施,这个计划事实上已经进行了非常认真的讨论并且已经形成了具体方案。
不管怎么说,阿拉伯的石油战略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其背景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性的强烈的资源国有化倾向。本国石油资源的生产、销售、价格决定权,都把握在美英的石油公司手里。
对这种状态存在着深刻不满的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四国,在1960年成立了产油国类似于企业联合性质的卡特尔,也就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其后的1969年卡扎菲大校领导了利比亚革命,以强硬派的姿态参加了OPEC,对英美的石油公司开展了强硬的攻势。
进人了20世纪70年代,0PEC产油国夺回了原油的价格与生产量的决定权,再进一步,加速进行了中东地区的国有化进程,把欧美石油公司所保有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以及关联资产等收归国有,确立了对于本国资源的决定权。
另外,为了与0PEC进行对抗,在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后的1974年,以美、欧为主导下,成立了作为石油消费国同盟的国际能源机构(IEA),同时开始了石油的战略储备与紧急时的通融体制的建立。
(5)非0PEC与原油。
1979年伊朗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的成功,推翻了巴列维王朝,对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的王权产生了极大的威胁。1980年刚刚获得政权的伊拉克的萨达姆·侯赛因总统为了寻求海湾地区的霸主地位,从革命后正在混乱之中的伊朗进行轰炸为 起点,开始了8年之久的两伊战争。因为革命与战争,两国输出的原油产量大量减少,原油价格再一次高腾(原油价格的三倍以上),引发了历史上的第二次石油危机。
另外,唯恐伊斯兰输出革命的美国,与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一起,向萨达姆政权提供了大量的经济与军事援助,使伊拉克成为了中东地区的军事大国。1990年,已经不可一世的萨达姆发动了对科威特的侵略,又反过来成为了美国的敌人,其后伊拉克受到了联合国非常严厉的经济制裁,最终在去年的海湾战争中萨达姆政权被美国为首的联军所推翻。
20世纪70年代以后,石油输出国组鉍的市场支配力量不断增强,在中东不断发生战争与革命,原油价格每桶大幅度地超过了30美元(如果以现在的美元进行计算,再参照物价因素的话,已达到大约60美元)。但原油价格的髙腾,也极大地促进了煤炭、原子能、天然气等能源的开发,促进了节能运动。另外也促进了非OPEC地区的油田开发的加速进展。
特别是OPEC产油国的资源国有化政策,使欧美的石油公司失去了中东地区油田开发等髙层权利,促使这些公司把勘探、开发投资的重点移向了美国的阿拉斯加、英国、挪威的北海、中南美、非洲等非OPEC地区。在非OPEC产油国的力量不断增强的情况下,1983年在美国纽约NYMEX交易所上市的原油期货急速地成长 起来,从而把握了决定世界原油价格的主导权。
以此为契机,原油价格每桶在10~40美元之间不规则地波动,成为了典型的市况商品。如果原油价格急速下降到10美元左右的话,OPEC就将协调挪威、墨西哥、俄罗斯等非OPEC产油国进行协调减产,从而达到调整石油价格的一种方法。
在非OPEC地区能达到增产背景,是与勘探、开发等领域的技术进步与技术革新有着非常重大的关系。如三维物理勘探、水平开采、大倾斜挖掘、水深超出1500米的深海油田开发技术等。石油公司近些年不断地进行大型合并,资金能力、技术能力、管理能力等不断提高,成为了OPEC产油国的对抗力量。
(6)俄罗斯与石油。
“冷战”时代,苏联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国,由于1991年打破柏林墙,苏维埃分裂以后,俄罗斯的石油产量一下子减少了40%。但1998年以后,俄罗斯又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增产,其基调一直保持到现在都没有改变,去年秋天原油产量终于又超过沙特阿拉伯,重新返回了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国的宝座。近年来石油价格的上升和石油企业的民营化,都是与西方的资本与技术的引人等背景分不 开的。
1917年的俄罗斯革命所建成的苏维埃联盟的社会主义体制,持续了70年以上,这与丰富的石油资源对苏联在经济上的支撑是分不开的。俄罗斯的石油产业是从19世纪末开始在加斯比海的巴库周围为中心发展起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伏尔加、乌拉尔地区,在往西西伯利亚地区等显著扩大着。
在苏联时期,石油是从西方获得外汇的最大来源,另外苏联也把石油作为支配当时的东欧国家组织(经互会)的政治商品。特别是石油价格髙腾的20世纪70年代,经互会各国因为从苏联进口了比国际价格低得多的石油,所以几乎没有感受到石油危机的影晌。
但是,1986年国际原油价格的暴落,使用石油支撑着的苏联经济体制受到了极大的动摇。虽然沙特阿拉伯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而采取的增产政策成为了直接的契机,但其背后有美国与沙特阿拉伯之间进行过紧密的协调的影子,已经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事实。对于当时的里根政权来说,低价格的石油不光是美国经济所希望的事情,对于美国所称为“恶劣帝国”的苏联经济的打击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事实上,以石油价格暴落为契机,苏联对于西方的纯债务额急剧增多,经济危机不断深化,苏联联邦体制的早期解体与此具有密切不可分割的联系。
但“冷战”终结后,美国与俄罗斯的关系不断得到改善,特别是2001年的“9·11”美国同时多地的恐怖事件之后,美国与俄罗斯两国在俄罗斯以及外国的石油、天然气等的开发中,缔结了战略协议。将来,伊拉克的油田开发也极有可能成为这个协议的对象。
(7)美元与石油。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和净进口国,石油价格上涨无疑会给美国的经济带来负面的影响,并导致美元实际汇率的波动。从历史情况来看,历次石油危机都造成了美国经济的衰退,并且是导致美元实际汇率波动的主要原因。但是对美元实际汇率走势的分析将不同于前述对一般石油进口国的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国际石油交易都是以美元计价和结算的,油价的上涨意味着对美元支付需求的上升,因而美元仍有可能继续保持强势货币的地位,从而使分析变得复杂。
学者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均表明石油价格的波动是导致美元实际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概括而言,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对美元名义汇率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美元实际汇率水平的波动。
首先,油价的上涨会全面提髙生产资料成本和生活成本,从而导致通货膨胀水平的上升,而通货膨胀又会提髙名义货币需求从而导致国内信贷需求水平的上升,进而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美国。国外资本的流入将导致美元汇率的上升。与此同时,美国国内的货币政策又常常会加强美元的升值过程,联储往往在石油价格上升的初期采取提高利率等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水平,这样利率水平的升高会吸引更多的国外资本流入从而导致美元名义汇率的上升。
其次,油价的上涨使得石油输出国的贸易出现盈余,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增加,产生所谓的“石油美元”,这些石油美元出于逐利的需要会进入国际金融市场大量购买美元资产,进而导致美元名义汇率的上升。
最后,油价的持续上升会导致世界经济的衰退,使得石油进口国的国际收支出现不确定性,因而这些国家纷纷提高他们外汇储备中的美元资产比率来维持汇率的稳定,这就进一步提髙了对美元的需求,导致美元名义汇率的上升。
在上述三方面影响机制的综合作用下,美元在面临石油价格上涨时出现名义汇率水平上升的情况。在名义汇率上升的情况下,实际汇率水平的变化取决于美国国内的物价水平与国外价格水平之比。由于美国的石油消耗比其他国家要大,因此油价上涨对美国一般物价水平的影响程度要比其他国家大。这样相对物价水平的上升与名义有效汇率的变化方向一致,因而在油价上涨时,美元的实际汇率水平将会上升。
(8)石油美元环流。
石油美元环流是理解石油期货市场和外汇市场态势的主线。要判断高油价弱美元的格局还能持续多久,重点应关注美国国际收支双赤字改善状况,美国外资流人情况,OPEC和各国央行的动态。
石油美元环流是一种早已引起关注的独特的国际政治经济现象。一般认为,战后美国凭借政治经济霸主地位,使美元成为最重要的国际储备和结算货币。因此,美国能够开动印钞机生产出大量美元,并在世界范围内采购商品与服务。而其他国家需要通过出口换得美元以进行对外支付,因许多国家对进口石油的依赖,他们必须从辛辛苦苦建立的外汇储备中拿出相当一部分支付给海湾国家等石油输出国。而石油输出国剩余的“石油美元”需要寻找投资渠道,又因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发达的资本市场,“石油美元”以回流方式变成美国的银行存款以及股票、国债等证券资产,填补美国的贸易与财政赤字,从而支撑着美国的经济发展。美国以其特殊的经济金融地位,维持着石油美元环流,使美国长期呈现消费膨胀外贸逆差和大量吸收外资并存的局面,美国经济亦得以在这种特殊的格局中增长。
石油美元环流对美国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石油美元环流进一步确立了美 元的国际地位,增强了美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影响力。美元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 枢,美国在与他国的政治经济博弈中获得了极大的主动,尽享种种便利。
另一方面,要维持石油美元环流,就必须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长期维持经常项目逆差和资本项目顺差,并维持美国的经济实力。因为只有维持经常项目逆差,即允许他国对美国大量出口以获得美元,才能使美元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的支持;同时美国需要利用发达的资本市场吸引外资流人,即维持资本项目顺差,这样才能抵消经常项目逆差的影响维持美国国际收支的大致平衡,从而最终能够稳定美元的币值和地位。然而,一国对外出口是拉动本国经济增长的三大驱动力之一,而美国为了维持石油美元环流和美元的地位而不得不长期牺牲外贸出口的利益,而更加依赖本国消费增长和外资流人。因此,我们对美国经济进行观察时可以看到低储蓄率与过度消费、巨额财政赤字、资本市场异常发达等现象。
石油美元环流是由美国主导并服从其国家利益的。对其他国家而言,石油美元环流使之陷于被动,不得不建立巨额美元外汇储备。对美国外贸依存度较髙的国家,如亚洲的中国和日本,在美元贬值时往往不得不在国际外汇市场上被动买入美元,来促使美元升值和本国货币贬值。
由于美国使用战争和金融手段加强对石油资源的控制,并调控油价,许多石油进口国大受其害。OPEC石油输出国也因为产能受到限制,在油价上涨中丧失更多市场份额而感到得不偿失。石油美元环流使欧洲尝试推出欧元来一定程度上降低对美元的依赖,而此举却对美元形成了重大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讲,石油美元环流是当前美国经济的命脉所在,所以欧元的出现引起了美国人深重的忧虑。我们已经看到了美国为狙击欧元所采取的多次政治经济军事行动。而最近美元持续疲软和欧元一路礬升到1.33以上的高位,使人们对美元的信心下降,OPEC考虑是否应采用欧元对石油标价,俄罗斯、中国、韩国调降本国外汇储备中的美元权重并试图从盯住美元转向盯住一揽子货币等消息也不断冲击投资者的神经。
(9)其他货币与石油。
石油是世界的基本必需品,生活在发达国家的人们不能离开石油,至少现在事实是这样的。在2008年初原油的价格一度达到100美元。
外汇市场上受油价影响最大的货币是日元。传统上日本是一个能源缺乏的国家,其经济严重依赖海外能源。日本99%的原油需求依靠进口来解决,与此相对的则是美国50%的原油需求依靠进口解决。日本极其缺乏国内的油气资源,它需要进口大量的原油、天然气和其他类型的能源,这使日本对油价的变动非常敏感,日本也缺乏空间来发展自己的核能,因为它同样也是浓缩铀的进口国。原油解决了日本50%的能源需求,煤解决了17%,而核能解决了14%,天然气解决了14%,水电解决了4%,可再生能源解决了1.1%。所以,如果原油价格飙升,则日本经济将遭殃。
日本作为全球第二大原油进口国,油价的上涨对其经济影响很大。因此只要油价上涨,日元就会承受压力。但实际上,日本经济在不断推广的节能技术下,对石油的依赖性已大大降低。日本企业的生产成本中能源消耗所占份额大大低于美国,这使得企业利润受油价冲击很小。因此,可以预见,未来外汇市场必将修正日元与油价走势的相关度。
在2003~2005年,石油与加元走势大概有80%的正相关性。它目前是第九大石油生产国,但是由于它的油砂生产非常有规律地增加,所以它在全球的产油排名 处在上升趋势中。在2000年的时候,加拿大超过沙特阿拉伯成为美国的最大石油供应国。大多数人可能不知道,其实加拿大的石油存量仅仅次于沙特阿拉伯。而全球各大石油公司都在加拿大股票交易所上市,因此加拿大经济是石油上涨的最大受益者。每当月末来临之际,外汇市场总会出现石油和天然气结算的加元资金流,为加元走势提供支持。由于中东局势的动荡不安,而加拿大与美国在地缘上非常亲近,所以加拿大成为美国可靠的石油进口来源。但是,加拿大并不仅仅服务于美国的石油需求,中国也是其日渐重要的石油购买国。正因为加拿大的石油出口非同寻常,所以加元的走势极大地受惠于最近几年石油价格的親涨。
- 上一篇:2.4 基本分析之经济分析
- 下一篇:2.6 基本分析高级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