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就是要多“想”少“做”!
最近收到很多邮件,大都是还没能脱离亏损的交易者,他们把自己的交易理念、操作依据等等写信给我,希望我能替他们看看这样的系统能不能行?
虽然我挺忙的(倒不全是忙工作),但我都会尽量阅读每封邮件,不过却无法做到每封邮件都回复,实在没那么多精力,还请见谅!
我们做交易的过程其实是在交易自己的想法,虽然交易者说的最多的是“跟随市场”,但这句话是一句很空洞的话。本质上,我们交易的并不是市场,我们交易的就是我们自己的思想。基本面派交易者交易的是对某一个交易标的基本面分析后得出的那个结论,而图表交易员交易的则是对着图表分析后得出的那个结论。最本质的说法应该是——“你怎么想的就会怎么做”!
好了,既然是交易者怎么想的就会怎么做,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想”在“做”的前面?“想”的这个结论决定了“做”的这个结果?如果我们承认这一点,那作为交易员,应该在什么地方下功夫呢?毋庸置疑,当然是在“想”上。但是,市场上每一个人的想法会不一样,那要达到盈利的“做”的结果是否都需要统一的“想法”呢?NO!我可以很肯定地说:要得到“赚钱”这样的“做”交易的结果,完全可以通过不一样的“想法”来实现。基于这样一个逻辑,那些给我发邮件的朋友,就不能去怪我没有替你们审查你们的交易系统,没有回答你们的问题。因为“想”是没有对错的,怎么想都行。比如,我看到你的系统里有逆势的交易,但我不能说你“想法”是错的。首先,我眼里看到的逆势在你的想法里算不算逆势,我是不清楚的;其次,逆势并非是绝对失败的定式。所以,逆势交易的“想法”没什么错,但逆势交易的结果最终亏钱却不一定能完全怪罪于“逆势”的想法。
那么,我们来看看,“想”必须要想些啥呢?我们交易的这个“想”至少要包含两点:“市场分析”——“方向预判”、“周期预判”、“节奏预判”、“目标预判”……;“风险评估”——“止损预判”、“盈利期望值”、“资金波动极限”、“心理承受极限”……你们看,在没做交易之前,我们就要想一大堆的事情,这些要考虑的事情还仅限于对静态市场的分析和预判,事实上动态的市场有可能出现的状况永远比我们预想的要多的多,“黑天鹅”事件的出现是想破头也想不到的,能想到的就不叫“黑天鹅”了。但是,我了解到的很多交易者交易之前在“想”上花的功夫太少,他们往往是在交易之后再去“想”。那时候的“想”不叫“思想”,只能叫“幻想”、“臆想”、“妄想”了。
能够在交易之前花大量时间去分析,去计划,去等待,才有可能在交易的过程中做到“处变不惊”,而面对复杂残酷的投机市场,“处变不惊”恰恰是交易的最高心理境界,如果能长期保有这样的心态,交易的结果就一定不会坏到哪里去。许多时候,计划的执行完全取决于心态是否恒定。
我在给学生上课时,不断地强调一点:不要轻易地把自己放到特别别扭,让自己特别难受的那种处境当中。难受是一种心理映射,它会带来一连串的负面影响。索罗斯说:如果他背痛,不管赚钱赢钱,他都会马上平仓。先不说这是不是第六感的问题,背痛首先就是身体的难受,然后心理上就会不稳定。特别是对于一个交易者来讲,无论身体还是心理,不舒服带来的后果就是心态不稳,然后手上动作就会变形,该坚持的没法坚持,该离场的拖着不走……但是,如果能在交易之前把许多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困难都想清楚,并且把处理方法都设置好,交易的过程就不会让交易者难受。心理上舒服了,手上的动作就不会乱。即便交易的结果是亏钱的,心理上依然是舒服的。对的,这就是赢家的心理状态。
我的学生2016年最后一个月的小结汇报发给我时,我正在滑雪度假,所以周末回来后才逐一回复他们的邮件。三个月过去了,学生们都很棒!交易的结果不是我最看重的,重点是他们对系统逻辑的理解。他们每个人的系统都是在我的框架之上自己架构的,因为我的目的是要他们在自己舒服的系统环境里做交易。我的系统只能让我觉得舒服,但不一定能让别人舒服。所以,交易者设计的系统必须契合自己,怎么才叫契合呢?就是让自己觉得舒服,不别扭。如果我仅仅是把我的一套交易系统生搬硬套地教给他们,他们运用起来特别难受,可以肯定绝对不可能有好的结果。这也是我想对那些给我写信的朋友们说的话:找到让自己舒服的策略,交易之前尽量多“想”,一切都想明白了就不要犹豫,开干!但凡有一点想不明白,就放弃,别干!因为,会有让你想明白的机会在后面等着你。
如本站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1317369179@qq.com 我们将迅速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818期货学习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818qihuo.com/wap/qihuo/zatan2017/8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