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敲手法(2)
做市商的操作手法很多,比较常见的有对敲和夹板两种形式。做市商往往会在一个成交不活跃的品种上,反复在同一个价位自买自卖。这样,价格产生了,行情跳动了,走势形成了。
对于新上市的合约,一般投资者不愿意贸然参与,因为担心其流动性不好,不能顺利进出场。在一个做市商参与的市场,投资者会认为其交易已经开始活跃,可以尝试参与。等到尝试参与的交易者越来越多的时候,市场就会自主产生大量成交,自主形成行情,做市商也就可以功成身退了。
作为做市商来说,如果要活跃市场,需要将交易做得复杂一些,不能简单地几百手、几百手成交,要拆分得零碎一些,有几手成交的,也有几十手、几百手的,这样投资者参与的兴趣会大一些。如果只是简单的几百手对敲,对于投资者来说,流动性时有时无,也是难以进人的(见图6-19)。
原则上,做市商仅仅给市场提供流动性和制造繁荣景象,不制造市场行情。但是想让一个市场活跃起来未必是这么简单的,一般还需要行情的配合。市场总是在一片上涨中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追捧。如螺纹钢、棉花这些品种,都是从行情出现大幅上涨之后开始活跃的。所以一个成功的做市商往往也是一波行情的启动者。
(5)制造市场繁荣假象。与官方做市商不同的是,某些市场主力和大户在某些时候也需要制造市场繁荣景象。
在21世纪初的几年,房地产商推出新楼盘的时候,经常会雇一些人,排队买房,并私下进行一些自买自卖,并达成很髙的成交价,让市场上观望买房的人感觉到楼盘抢购的人很多,房源供不应求。这样很多人就不顾一切疯抢楼盘,开发商就达成了高价迅速售楼的目的。
期货上想炒高价格的大户的思路与房地产商如出一辙。在价格相对低迷的区域建立多单之后,大户需要反复向上对敲,来做大合约的成交量,同时采用双开仓的模式,做大合约的持仓量。这样的结果,就使得市场出现典型的看涨形态——价格上涨、增仓放量,从而达到吸引投资者进场拉抬价格的目的。
由于对敲的资金并非官方做市资金,所以对大户自有资金来说,这样的操作要支付高额的手续费,所以一旦对敲,其志必在久远,是要发动大行情,而不是做小波段,如图6-20所示。
2010年11月25日,为打击违规交易,制止异常交易行为,上海期货交易所公布了《关于调整上市品种交易保证金、涨跌停板和交易手续费的通知》,规定“自2010年11月29日起,暂停执行所有品种6个月后期货合约手续费减半收取规定,天然橡胶期货合约的交易手续费收费标准由现行成交金额的万分之一调整至成交金额的万分之一点五。”按当时价格每吨30000元计算,原本1手橡胶日内进出一次交易的交易所手续费为5元,从2010年11月29日起,就要变成45元。这还不包括期货公司加收的手续费部分。交易成本骤然提高800%。但是我们发现,市场之后一段时间的成交量仍然保持旺盛,对于支付如此高额的交易费用几乎置若罔闻。这代表什么呢?代表市场交易情绪旺盛,主力志在久远,橡胶上方还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6)影响合约走势。对敲一定是分为两个步骤,一个是“挂单”,一个是“吃单”,即之前所说的被动性委托和主动性委托。先下的单子必然是被动性委托,即不希望马上成交,然后再下的单子是主动性委托,为了和刚才这笔单子成交。
在一个流动性非常良好的市场里,要达到严格意义的对敲是很难的。因为市场买卖盘很大,成交也很快,“挂单”要不就是排队等很久,要不就是很容易被市场吃掉;“吃单”很容易吃到别人的单而吃不到自己的单。
在大资金刻意要利用对敲增大主力合约交易量或拉升行情的时候,一般是不需要完全对敲的,只需要在同一个价格或者一个比较小的价格范围内成交即可,使总体净持仓接近0,对敲部分的平仓盈亏接近0即可。如图6-21所示的情形,就非常有对敲的可能。